「从装备制造看玉溪之变」云南正成工:玉溪是“天然恒温”,具备精密机床制造先天优势
双循环大格局下,作为“工业母机”的机床行业迎来了高光时刻,2020年以来,机床行业热火朝天,发展迅猛。玉溪研和工业园区2021年一季度,11户规模以上数控机床企业中,有9户工业总产值增速超100%。
日前,“铸造国之重器工业母机先行——从装备制造看玉溪之变”云报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走进全国规模最大的数控机床光机生产制造基地——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成工”)了解到,到去年底,订单便开始激增,目前已经排到了2022年。“2011到2012年是机床销量的高峰。如果按照使用10年一周期的规律来算,今年正好赶上机床的换代期。”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廖学一说,公司光机产品种类多、产量大、产业聚集度高,目前正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提升竞争优势,增强抗风险能力,助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
云报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走进正成工
“天然恒温”,具备精密机床制造先天优势
机床作为制造机器的机器,被称为“工业母机”。1962年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中2元券正面中,便记录了工人使用车床的影像。
机床是云南省的传统优势产业,生产的数控机床享誉中外。“玉溪具有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已探明铁矿资源储量6.6亿吨,其中低磷优质铸造用铁矿可采量8000多万吨,是国内少有的优质铸造用铁矿,为发展装备制造业提供了优质原料保障。同时,研和工业园区年平均气温16.2度,是天然的‘恒温车间’,是发展精密机床制造的宝地。”廖学一说,始建于1995年的昆明台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立了下属子公司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并将制造基地选址玉溪。
立式龙门加工中心五轴联动、根据客户需求安装夹具、铣削工件确保精度……车间里,一片繁忙。
据了解,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的产品主要有各型立式数控铣床光机、立式加工中心光机、大型数控龙门铣床光机、龙门式五面体加工中心光机、大型落地式数控镗铣床光机、数控卧式加工中心光机、斜床身式数控车床光机、数控车铣复合机床光机、大型数控立式磨床光机、成套生产线设备光机等系列产品。
云报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走进正成工
组建“联盟体”,延伸数控机床产业链
经过10多年的发展,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已成为了云南省专业生产数控机床光机和零部件产品的骨干企业。以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台正集团,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光机制造基地。
从机床产业链来看,机床上游是零部件生产商,光机的制造属于中游环节,下游是行业应用。其中,上游的轴承、丝杠、导轨等功能部件的国产化率较低,大都需要依靠进口;而云南的机床市场需求较小,下游的行业运用主要集中于沿海一带。作为中游环节的台正集团,因何成为全国最大的光机制造基地?
据介绍,玉溪高新区研和工业园区以云南正成工生产基地为龙头、引进光机上下游专业的厂商,组建了“台正机床装备联盟体”,形成了一个集“铁厂-铸造-零部件制造-光机制造-数控系统装配-数控机床整机生产-运输-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的涵盖数控机床完整产业链的规模化产业集群。自2009年以来,产销一直稳居中国机床行业前20位,其中,数控机床光机市场占有率达60%。
云报集团全媒体报道组走进正成工
设备提升改造,由制造到“智造”
近年来,数控机床市场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增加,生产制造企业逐步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形成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以此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
随着我国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中国正在经历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作为“工业母机”,机床的加工精度、效率、稳定性等精细化指标要求逐渐提升,中高端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机床市场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国产高端机床的市场潜力巨大,进入了重要机遇期。
廖学一介绍,在此背景下,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正在从加工设备、装配工艺、使用的材料等多方面进行提升,研发生产中高端的光机产品。
同时,该公司正在对关键生产设备和生产线进行提升改造,实现关键设备的互联互通。同时,根据企业的个性化生产需求进行平台搭建,完成排产与计划管理、报工管理原型快速构建,进行数控机床数字化、网络化试点生产,建设面向车间管控的MES系统,初步构建形成数字化生产车间。项目完成后,企业将形成一个集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管理、质量管控和财物结算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完成大型龙门机床加工生产线的数字化、网络化建设和改造,形成年产200台各型龙门数控机床生产能力。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直接提升经济效益5000万元以上,促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每年间接经济效益提升将超过1亿元。
统筹:谭晶纯
云报全媒体记者:李春丽浦美玲贾云巍党晓培李苏榕
摄影记者:陈飞
视频记者:普建彬
脉动强劲!重庆一批具备核心技术的民营机床企业正在崛起
据悉,重庆今年投入约70亿元资金,通过工业和信息化专项、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科技发展专项等系列专项资金,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庆市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永川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电子信息等产业异军突起、加速集聚。
其中,以台正机床为龙头的台正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聚集了一批国内外领先的整机企业和配套企业,形成了上中下游产业配套、产加销一体化的机床产业联盟体,这既顺应了供给侧改革的新要求,又提升了永川区工业经济竞争力,在经济新常态下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
为了深入了解市区内机床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建设情况及疫情对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影响,2022年5月9日,重庆立嘉会议展览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风及立嘉技术专家顾问王志明一行来到永川机床龙头企业——重庆台正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在重庆台正总经理陈权的带领下,参观了工厂,并对于重庆台正精密生产基地及特色产品情况、精密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据陈总介绍,发展至今,公司拥有全套的数控机床设计制造的工艺和技术,一支包含台湾专业技术人员在内的机床设计研发团队和生产加工装配团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6人,拥有8X3.2米的大型龙门五轴加工中心,大型精密龙门导轨磨床,大型落地镗铣床,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精密立式加工中心,精密平面磨床,淬火热处理设备及振动去应力平台等共25台加工设备,拥有激光干涉仪,球杆仪,准直仪,数控测试平台等检验检测设备。
陈总还提到此次疫情对公司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最严重的时期陷入了全线停产的状态。不过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公司生产情况也逐渐进入正轨。关于机床国产化问题,陈总谈到机床行业上游原材料市场整体供需较为平衡,但中高端零部件存在进口依赖,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多项政策以加快高端数控机床的发展,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强上下游产业协同。长远看,多项政策出台为国内机床自主可控明确了发展方向,机床行业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核心的高度,高端机床国产化进程有望提速,这个过程尽管缓慢,但是值得期待,也是必然趋势。
交流中陈总表示台正一贯强调不做整机,但未来将不断向下游延伸,做到拉通下游整条配套线,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专业服务。另外“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列为“加快突破的战略必争领域”,台正将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深度融合和转型升级。并协同园区企业努力将台正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打造一流的智能产业应用研究中心和智能制造平台;紧紧围绕重庆装备制造重点领域需求,加快开展智能装备的系统集成、设计制造、试验检测的核心技术研究,从而全面提升永川制造业水平,推动永川早日成长为全国知名的机床产业基地。
新能源汽车定制化的摩擦搅拌焊机床
●●●●●●●
当天还拜访了重庆智能制造先行者——重庆宏钢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传宏。在重庆宏钢数控智能化工厂的外墙上,有一行醒目的大字“每个民族都需要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做智能制造的追梦人,汪传宏就是其中之一。
在汪总的带领下参观了久负盛名的智能化工厂,工厂里是一排排摆放整齐的零部件和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据汪总介绍“以前的生产安排,只靠手工排单和简单的软件安排,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无法掌握实时的生产数据。进行智能化改造之后,很多流程可以直接在线上操作,这样就方便了对设备的整体布局,节省大量人力。以前光是一条生产线的就有50人左右,现在23人就足够了,减少了员工用工成本和用工风险50%以上,同时还统一和固化了员工的操作流程,统一质量标准,确保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让公司在产品技术、产品研发、产品服务上得到质的飞跃。”交流中我们还了解到汪总带领的团队始终坚持严格质量把控,紧抓细节管理,同机型零部件通用互换率很高,且严格遵守不允许修配的质量原则,这种做事情的精神值得学习。
据介绍该智能化工厂采用自制精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设备,与PLM、PDMCAPP、CRM、ERP、MES系统集成,为客户打造高品质、低成本、短交期、定制化产品生产线;利用传感器进行实施管控,设计人员足不出公司,可以根据设备实时运行数据进行优化设计,实现智能设计。根据传感器所回传的数据,售后服务可以预先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实现大数据远程运维,实现远程智能服务;终实现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和设备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
一期智能制造车间年产量可达5000台。车间内有着一流的生产环境,恒温恒湿的加工和装配车间,温度22℃±0.5℃,湿度50℃±2℃拥有进口高精密大隈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大隈多工作台卧式加工中心、斯图特、冈本精密磨床等先进的智能生产设备母机,全面保证产品的高精度、高刚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拥有英国雷尼绍激光干涉仪、海克斯康计量级三坐标测量机、日本东京精密圆度仪等一系列国际一流的精密检测设备,提供产品生产过程及产品成品质量保障;另外,宏钢智能工厂管理新模式,实现产品加工过程智能排产、自检测、自加工数据采集等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最终实现产品智能化、生产智能化、设备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预打将宏钢智能装备产业园造成为国内最具特色的高端装备创新示范基地、技术研究与人才培育示范基地、“智能制造+互联网”体验式工厂以及2025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发展至今,公司荣获国家核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200余项,在这一技术领域实现了全方位专利覆盖;并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创新基金重点培育企业、中国工业创新示范单位、重庆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重庆市企业技术中心、重庆市数控一代创新应用示范工程示范企业、重庆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诸多殊荣。
近年来,公司不断强化党的建设,将党建全面融入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技术创新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助推公司健康成长。2020年公司产值达2.2亿元。2021年公司党支部被市委授予“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且党员牵头先后承担国家级及市级重大项目的研究及关键技术改进10余项,已转化为高新技术产品20余项,直接带动重庆地区的装备制造业生产新模式的发展。
未来,宏钢将持续全面开展党建引领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
年收入852亿,日本高端机床这么厉害,中国真的技不如人?
机床指的是用于制造机器的机器,没有它,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是不可能发展下去的。
但是如今的机床市场可以说是被德日美三个国家牢牢掌握,并且日本媒体更是扬言,没有日本机床,中国就连一艘航母都造不出来。那么日本的机床产业究竟有多厉害?我们与它的究竟又差了多少呢?
❶
日本的机床历史1889年随着池贝铁工厂的建立,日本开始生产第一台机床,到了如今,日本已经成为继美国、德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机床工业的国家。
而纵观全球机床市场,日本机床企业完全可以用独领风骚来形容。
据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年数控机床产业数据》显示,在该年全球机床制造商的营收排名中,日本的马扎克、天田、大隈和牧野四家机床企业进入前十,而这四家企业生产出来的机床也是各有千秋。
比如山崎马扎克的特点是高速度、高精度,而天田企业制造出的机床由于机械结构十分合理,所以能给用户提供最简单的操作体验。
正因为不同品牌的机床异质性强,所以日本想要在制造业领域实现“垄断”,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更让人吃惊的是,即便在全球经济大萧条的2021年,日本国内和国外的机床订单总额仍然达到了15414.19亿日元,约852亿人民币,而这其中又1万亿日元的订单都来自海外,所以日本机床产业的实力可见一斑,那么中国机床产业又是什么水准呢?
❷
中国的机床水平如何尽管我国在1958年才研制出了第一台数控机床,但是如今,无论是机床行业的消费额还是产值,中国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
比如在2019年,中国凭借194.2亿美元的生产值和223亿美元的消费额,顺利在全球机床生产和消费榜单中夺魁。
但尽管如此,我们国家的机床企业在德日美面前依旧是不值一提的,因为就在前面我们提到的2019年度全球机床制造商的营收排名榜单中,前十名分别被德日美包揽完全,中国企业可以说被远远地甩在了后方。
再加上我国国内机床产业起步晚,并且在技术上受到国外的垄断,所以我国机床产业目前正处于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高端市场严重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
而这种状态又可以概括为:低端内战、中端争夺、高端失守。
比如2018年我国低、中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分别高达82%、65%,而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却仅为6%。并且据相关研究机构预测,2020年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占有率也只有10%左右,那么日本的机床为何能做到今天这个高度?
❸
日本机床的发展真相其实在1500年-1763年这段时间里,日本因为饱受侵略之苦还处于十分落后的阶段,而日本的命运真正发生改变还是要归功于19世纪60年代开展的34改革运动。
在这场改革当中日本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发挥出了巨大的优势,为了发展本国的机床产业,日本机床企业购买了许多美德先进的设备,并且花费重金邀请国外知名专家进行指导。
除此之外,日本的机床企业还会在大大小小的机床技术交流活动中学习同行的技术。
比如日本机床品牌大隈会向山崎马扎克讨教如何提升密度和精度,反过来马扎克为了提升自己的机床切割效率,也会向学习大隈机电一体化技术。
而在这样良性竞争的环境下,日本的机床企业能够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稳步前进,因此日本企业今天能在机床产业做到无可匹敌的程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可否认,中国机床目前不能与德日美相提并论,但是只要我们在机床的研究方面投入足够多的人力物力,相信不久以后,中国机床也会在全球机床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