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资讯
HOME
机械资讯
正文内容
中亚机床液压摆式剪板机
发布时间 : 2023-11-08
作者 : 百度经验
访问数量 : 99
扫码分享至微信
本文目录

博望:不断刷新的产业集群样板

昔日田野阡陌,今朝超级工厂。像这样的地标性变革,已成为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醒目标志,中国也因此迈入制造业大国行列。

博望就是这样的一个超级工厂。抬眼处,“刀片刃具”、“模具制造”、“机械配件”、“剪折机床”等标牌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厂房鳞次栉比,全区有刃模具及机床企业、相关配套企业1200多家。有人说,博望是发乎”草根”,赢在集群。其实,这仅仅窥视到了表象,只要切开博望产业肌理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在"智造"中步步刷新的集群样板。

博望机床

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时间节点上,解读一下”博望现象”,不乏时代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产业集群也面临新的考验,那就是如何实现集群式产业链升级?毋庸讳言,我国地方产业集群一般以“低端嵌入”的方式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当中,属全球价值链的“非战略环节”,是位于U形的“微笑曲线”底部,属于低价值环节。要改变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不利地位,就要走“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道路。博望产业集群在"智造"中步步刷新,眼下又用全球价值链视角加快升级步伐,无疑是对改革开放最好的致敬。

中亚机床公司自主创新闯市场

从产业名片的变换看产业集群升级

“芜湖的剪子,博望的刀”,这是博望最早的产业名片。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博望农民就以“打铁”为业,形成“农忙种田、农闲打铁”的生产模式。农闲时,博望的打铁匠背上炉子、风箱、铁砧、铁锤四大件走南闯北,打制菜刀、剪刀、镰刀等生产生活用具,为日后400多年累积而成的地方产业定了底色。

博望产业集群的初步形成,是在改革开放后。也就是从那时起,一批有经济头脑的“能人”从田地里走了出来,背上生产生活刀具走南闯北,凭着“一本地图一双腿,一本合同一张嘴”,干起了最早的刀具推销员。这些被当地称作“跑外场”的“飞毛腿”推销员队伍,在掘到第一桶金后,又自发回到家乡办起工厂。与此同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镇村大办乡镇企业,镇里办起刃模具公司,村村办起铁工厂。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温州模式”和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苏南模式”在博望拧成一股绳同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经济现象,博望的刀具生产也由此从家庭手工作坊中跳脱出来,向着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东海机床公司建造全省最大折弯机床

“中国刃具第一镇”,这是博望在改革开放中锻造出的第一张名片,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不胫而走。全镇10万余人,平均每3户就有2人从事推销业务,累计有1.5万人在国内外做刃具销售“跑外场”全镇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人在镇域企业上班,有的几乎是“全家总动员”。“中国机床第一镇”这是博望在改革开放中锻造出的第二张名片,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享誉全国。

如今,博望的产业名片更多了,含金量也更高。“刃模具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优质剪折机床暨刃模具产品生产示范区”、“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刃模具商标品牌基地”。每一块牌子,都金光闪闪。

产业名片变换的背后,是产业集群升级的结果。发轫于“打铁”的“博望制造”,在上世纪70年代完成了由民用菜刀、剪刀到以木工刨刀为代表的小工业服务刃具产品的第一次更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实现了以剪折刀片、锻压模具为代表的大工业服务刃具系列产品的第二次更新,本世纪最初十年由刃具制造衍生出机床、筑路工程机械配件等支柱产业,近年来,“博望制造”又开始向“博望智造”转型。

其实,博望产业集群的四次升级都是依靠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支撑,那就是“智造”。恒利达就是博望产业在"智造"中步步刷新的一个典型。从2012年起,恒利达将研发经费投入提高到总产值的6%,长期与南京工程学院、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安徽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有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合作成果有授权实用新型10项和发明专利2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2个,安徽省新产品2个。18年间,从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为国内刃具行业的排头兵。

智造,是博望人的基因,是博望产业升级的行动自觉。

从“互联网+产业集群”看“博望智造”新模式

《中国制造2025》明确要“推动建设一批高水平的中小企业集群”。什么是“高水平”?博望提出,拥抱“工业4.0”。

博望5D智造谷为拥抱“工业4.0”做了一个注脚。“5D智造谷不仅实现了工业智造共享,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生产设备。”沈阳机床优尼斯项目总监李鹏说,在i5智能工厂,多个智能机床联网,多种生产与管理数据的即时归集,使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人与制造过程互联成一线,实现对制造过程的全流程管控。“举个例子,以前工厂拿到订单,要先排生产表,然后再分到各个车间,现在不需要了。订单可以通过平台直接发到设备,并对生产环节、设备状态、质量工艺等进行实时监控,生产结束后,设备将生产报告、生产数据反馈到平台。”

引智借“外脑”打造国际竞争力

没有智能工具,就没有智能制造。5D智造谷是基于沈阳机床i5智能机床、智能工厂推出的全新理念“产品”。5D指的是数字系统、工业数据、数字化、即需即住和数字经济,5D智造谷主要建设若干个智能工厂和“六大中心”,即行业研究中心、实训培训中心、智能检测中心、产业数据云中心、智能体验中心和再制造中心,整合上下游企业聚集联动,为区域客户提供订单结算、机床联网、在线设计、工艺支持等一整套服务和解决方案,进而实现智能生态共享。

2017年,博望区与沈阳机床?博望智能制造谷项目签约,预计投入i5智能装备6500台(套),总投资35亿元。今年6月,博望5D智造谷交付使用,8月,马鞍山凯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设备就开始运转起来。“不用盖厂房,不用买设备,真正实现了‘拎包入驻’。”公司负责人算了笔账,工厂正常运营需要300台机床,要是全部购买,一台至少40万元,而现在租设备,不仅节约了设备成本,还减少了人工成本。目前已有3家企业入驻智造谷,后期陆续还有更多企业进来。入驻的3家企业来自上海、沈阳等地,这些企业将和博望区本土机床企业一起依托i5智能制造新技术,将“智能制造谷”打造成南京都市圈最先进的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工人在调试高端数控机床

说到底,5D智造谷就是智能工厂。它的落地反映出博望政界、商界转型升级愿望强烈,这与沈阳机床5D智造谷项目寻找落地应用的需求不谋而合,体现了博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全球价值链视野。

除了5D智造谷,博望还引进了裕祥数控机床、马鞍山奥特佳机电、黑田智能科技等一大批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博望高新区高端数控机床集聚发展试验基地,为“博望制造”走上“智”造注入了新动力。作为一家致力于打造全球知名钣金制造服务商的企业,裕祥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质量、科技含量还是公司运作规范上,均已成为基地的典范。

为了更好地吸引优质项目落户,博望充分利用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级机床及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等三个“国字号”平台和上海交大、合工大、南京工程学院等三个产学研平台,为企业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标准质量、人才培训等技术服务,形成更多产业化创新成果。

有专家分析,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处于被“俘获”型的价值链治理当中,要改变被“俘获”的命运,就需要构筑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强大实力,能对上下游产业产生强大的拉动和集聚作用。

博望机床掘金一带一路

从”机床大阅兵”看如何打造”智造”动力源

技术与品牌,是驱动产业集群升级的两个轮子。一年一度的第十二届马鞍山(博望)机床暨刃模具博览会,打开了博望产业集群技术与品牌的一扇窗口。

10月12日,第十二届展会也如约而至。本届博览会云集63家国内外知名机床、刃模具行业“大腕”。既有博望最新、最成熟的机床暨刃模具产品的展示,也有外地企业智能制造产品的亮相,更有多家科研机构现场路演其创新成果,真正是一场“创新绿色高端”的博览会。

本次博览会共分成8个专业展区,其中最夺人眼球的当属博望机床及刃模具展区。展区内,来自亚威机床、裕祥、中德机床、技锋刀具等数十家机床、刃模具企业的产品一字排开。折弯机、剪板机、送料机,这些产品名字听起来和以往产品没什么两样,实则是各家企业的“拳头产品”。

数控液压摆剪板机

“这是我们公司最成熟的一个产品,也是最受市场欢迎的产品。”亚威机床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质量总监武兆斌说,这台折弯机的最大优点是节省成本和场地。以前一个加工件可能需要人工操作很多步才可以完成,而未成形的加工件需要占用较大的堆放场地。电液数控折弯机实现了连续折弯,集多道工序为一体,一次成形,提高了人工效率,而且还可以节省时间、空间。裕祥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展出一台红白相间的大机床。“这是我们最新研发出来的数控转塔冲机床。”总经理孙玲凤介绍说,这台机床能满足特殊行业的特殊需要,完成很多平面机床无法完成的切割任务,所以市场前景广阔。

恒利达公司研发新刀具

除了机床产品外,刃模具也是高端尽出。圆刀、长刀、齿形刀、异形刀等各种刀具闪出”智造”的锋芒。展台上靓丽,市场上受宠,一个惊艳的数据是,博望的机床及刃模具已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机床大阅兵”的背后,是博望打造”智造”动力源的孜孜以求。近年来,博望区持续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紧盯南京、上海、合肥高校,通过“星期日工程师”“流转博士站”、共建产学研基地等方式,为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仅今年以来,博望就收获了一份优异成绩单:南工数控装备研究院已与区内10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折弯机数控系统和3D铸件打印设备已开始中试上海交通大学博望高端数控机床研发中心与技锋精密刀具(马鞍山)有限公司签订的“圆刀片大刀刃精密磨削机床及磨削工艺研发”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合肥工业大学博望自动化智能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机械产品数控化创新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已通过验收。

强起来靠创新,创新则要靠人才。该区出台了《博望区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人才、团队认定及相关补贴实施细则》,制定了《博望区万名技工引育计划》。概括起来就是:政策引领“辟路子”,人才培育“搭台子”,创新创业“架梯子”。今年,新增技能人才24人,兑现2017年人才政策补贴37万元。2016年以来,引进高层次人才14名、研发机构3所。今年共举办53期技能培训班,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912人举办产业融合发展高级研修班,培训120名企业高管和专业技术人才对20名企业家实施优秀企业家培育计划,协助1人入围安徽省第七批战新产业领军人才,新培育省级博士后工作站1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市级“名师”1人、市级研发机构2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今年以来,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032万元,帮助1667人实现创业就业通过举办马鞍山市(博望)第一届智能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三届区级职业技能竞赛,评出伺服驱动的研发与产业化等12个优秀项目、12名技师、28名高级工,以赛促成果转化和人才成长。

华菱公司博士后工作站

近年来,博望区实施商标战略,加快推进“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商标发展机制,按照“培育一批、扶持一批、推荐一批”的原则定向指导、跟踪服务,深入推进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工作,力促全区名优特产品商标发展提速度、增总量、创驰名。截止目前,全区现共有中国驰名商标4件、省著名商标55件,市知名商标28件。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所谓”高”,就是”智造”水平所谓”远”,就是全球价值链。博望视野的更可贵之处还在于,脚踏实地打造”智造”动力源,开始引领产业集群向智慧集群迈进。

博望,昔日领改革开放之先,今朝走改革开放前列。

(文/图记者吴黎明王文生)

2019郑州机床展携知名展商联袂上演“智能制造”共襄中部机床盛会

第15届中国郑州国际机床展将于6月4-6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盛大举行,作为中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机床盛会汇聚了来自海内外800余企业厂商参展,展出规模突破40000平方米,6大展厅同时开启。集中展示智能制造产品及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同期举办:郑州工业机器人展、郑州工业自动化展、郑州五金机电展。四大主题展区全面阐释智能制造魅力,推动中部制造业转型升级。

15届扎根沉淀,智造相遇中原

作为扎根中部地区的机床类展会,郑州机床展在历经15届沉淀,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机床类门户大展。展会影响力、辐射力渗透覆盖至中西部9省,展出规模位居区域展会前列。郑州机床展也一路伴随了中部制造业的发展,见证了河南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强省的变革之路。如今正值河南省大力推进三大改造计划,郑州机床展顺势而为打造“6月采购“郑”当时”,诚邀中西部制造业人士莅临参观,集中展示金属切削机床、激光切割、钣金设备、锻压机械、工业机器人、机床功能部件、工具及附件类等机床全系列产品。

来郑州机床展,见证智能制造引领行业新趋势

金属切削作为重要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今在市场需求渐趋定制化、精密化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加工精度成为企业势必要解决的一个难题,郑州机床展将携手日本津上、台湾东台、

台湾高锋、台湾益铨、纽威数控、日本马扎克、山东永华、德扬数控、豪特曼、台湾键和、固达机械、普鲁特机床、皖南机床、南通国盛、兼松、开兰重工、山东威达、嘉湖机床、台正数控、扬森数控、成海机床、中奥机床、春上机电、宇洋数控、诺信智能、群基数控、旨恒机床、创良科技、江南数控、台铭数控、德将精密、金台数控等知名品牌展商为企业带来

高质高精尖的数控机床设备,围绕车、铣、磨、刨床、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等精密加工设备,上演一场金属切削技术盛宴。

激光切割毛刺问题如何解决,柔性钣金加工技术如何实现,郑州机床展联合德国通快激光、百超迪能、力星激光、邦德激光、阿玛达、梁发记、鸿镭激光、嘉意机床、玖野、瑞铁机床、中亚机床、嘉泰激光、宏牛激光、大图激光、锐捷机械、华锻激光、大簇激光、多维激光、金坤激光、大赫激光、大威激光、亿达机床、新通威机床、奥华激光、中科光汇、锃道研磨等激光钣金厂商集中展示柔性钣金加工工艺、光纤激光切割机、剪板机、折弯机等钣金设备。

近800家知名品牌参展商1000+台展出设备齐聚郑州,诚邀您共襄机床盛会!

来源:中国机床网高标签]

抓住智造“牛鼻子” 探出发展新路子

加快建设国家级智能装备(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和省级轨道交通装备、高端数控机床战新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智能制造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着力提升全市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水平。

9月上旬,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刚刚闭幕,博望区就迎来十多名苏丹工程师。

非洲兄弟这趟博望之行,是专程来“取经”的。

博望机床远销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非洲多国都能见到“博望身影”。“博望机床质量信得过。”“取经团”中,苏丹工程师穆哈麦德对博望机床赞不绝口。

“信得过”的质量,源于博望区对高品质的孜孜以求。该区以建设“高端数控机床战新基地”为目标,从“招大引强、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四大环节入手,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和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探出一条“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招大引强转型升级“提档加速”

今年6月,博望5D智造谷交付使用,8月,智能车间里,马鞍山凯博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设备就开始运转起来。“不用盖厂房,不用买设备,真正实现了‘拎包入驻’。”公司负责人算了笔账,工厂正常运营需要300台机床,要是全部购买,一台至少40万元,而现在租设备,不仅节约了设备成本,还减少了人工成本。

没有智能工具,就没有智能制造。2017年,博望区与沈阳机床·博望智能制造谷项目签约,总投资35亿元。“已有300台i5智能高速钻攻设备到位,行业研究、智能检测、智能体验等六大中心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沈阳机床优尼斯项目总监李鹏说,5D智造谷不仅能实现博望产业升级,还能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企业由生产型向服务型制造商转型。

产品门类少、关键零部件配套缺失,曾是困扰博望区高端数控机床战新基地发展的难题。为解决难题,该区聚焦重点,围绕产业链招商,补齐产业链关键环节,丰富产品门类。

“一方面扩大企业合作圈,加快推进沈阳机床5D智能制造共享谷项目建设,推进联盟模具数字化车间改造,推动上海机床厂的项目落地,实现精密磨床在博望的补链另一方面丰富产品项目库,加大关键零部件和产业招商,重点引进冲床、磨床、镗铣床、数控加工中心等产品,填补博望空白,引入轴承、导轨、激光发生器等关键零部件项目,实现产业链的延长,推动企业差异化生产。”据博望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今年1-8月,博望区高端数控机床战新基地签约主导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7个,总投资约41.54亿元。

提升存量传统企业“凤凰涅槃”

“1-8月,已完成2.8亿元的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0%,预计今年将达到3.3亿元。”看着噌噌直上的销售数据,安徽东海机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标喜上眉梢。

“企业效益好,与博望区政府部门的支持分不开。”李标说,2014年,马鞍山启动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东海机床成功入选市首批科技“小巨人”企业,发展从此步入快车道。

“政府这一块,给企业很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得到支持以后,东海在技术方面不断地创新提升。”李标说,仅以今年为例,东海机床不仅对生产管理环节进行优化升级,还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淘汰了一批没有附加值、低附加值设备,新添了智能化机床。

成立于2002年,东海机床算得上博望机床行业的“老大哥”,和该区其他机床、刃模具企业一样,也曾面临规模不大,同质化现象严重,核心技术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等问题,企业做强做优困难重重。为破解“东海机床们”的发展“瓶颈”,博望区牢牢抓住“凤凰涅槃”这一关键招数,做好存量企业的整合提升。

该区加大规上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东海、中亚等现有骨干企业做强做优,提升原有剪板机、折弯机技术水平,扩大市场份额加大整合闲置厂房、技术平台、物流、资金流、商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社会要素集约化整合、高效化利用,推动要素与市场密切结合的运营模式,提升经济运行水平和效率。

“今年以来,博望区高端数控机床战新基地申报样本点新增规上企业1家,现有样本点规上企业100家,共兼并重组铸锻造企业20余家,存量企业再次焕发蓬勃生机。”博望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

招才引智科技创新“再添动力”

“现有的3MK系列智能磨床关键部件在架体结构、驱动方式及传动原理上较为复杂,导致零件制造、元器件采购成本升高,同时加大了装配难度、增加了客户后期维护保养工作量。”在马鞍山市恒永利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公司与马鞍山数控装备研究院开展合作,针对关键部件进行技术攻关,优化改进3MK系列智能磨床的机械结构,开发一种基于气压驱动的多自由度轴承上下料机械臂及柔性末端执行器,进一步提高其智能化、柔性化水平。

近年来,博望区持续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引领,紧盯南京、上海、合肥高校,通过“星期日工程师”“流转博士站”、共建产学研基地等方式,为产业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光今年以来,博望就收获了一份优异成绩单:南工数控装备研究院已与区内10家企业开展技术合作,折弯机数控系统和3D铸件打印设备已开始中试上海交通大学博望高端数控机床研发中心与技锋精密刀具(马鞍山)有限公司签订的“圆刀片大刀刃精密磨削机床及磨削工艺研发”合作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合肥工业大学博望自动化智能研究院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机械产品数控化创新研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已通过验收。

强起来靠创新,创新则要靠人才。

今年7月,博望区第三届技能大赛“鸣锣开赛”,30多家企业、120多位选手参与角逐。经过理论、实操两轮选拔,12名技术人员脱颖而出,进入技师行列,博望技术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容。

技能大赛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才新政则让优秀人才“恋上”博望热土。该区出台了《博望区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建设发展人才、团队认定及相关补贴实施细则》,制定了《博望区万名技工引育计划》,政府部门当“后勤”,为人才解决所有后顾之忧。

记者王永霞通讯员刘运涛程颖

发布评论

王经理: 180-0000-0000(微信同号)
10086@qq.com
北京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国际大厦08A座
©2025  北京机械加工|北京机加工|北京机械维修|北京车床加工-天霸装饰  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  程序由Z-BlogPHP强力驱动
网站首页
电话咨询
微信号

QQ

在线咨询真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服务

热线

188-0000-0000
专属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微信交流
顶部